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公司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建立与完善行业财务监管的自我约束机制与风险防范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显得日益重要,它不仅能合理配置交通建设资源,有效提高社会效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处置来自于行业内外的各种财务风险或经营风险。因此,交通运输企业如何有效地防范或规避财务风险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是每个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旨从财务风险的基准定位开始,逐步加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并对我国交通运输业财务监管的自我约束机制与风险防范体系问题的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继而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财务风险的基准定位分析
风险常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当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而不能具体肯定时,就叫作风险;反之,若对某一行动的结果很肯定,即无风险。从财务监督与管理的角度而言,人们常常对风险怀有惧怕或反感心理,易将风险与损失片面地划上等号。实际上,风险可能带来某种超出预期的收益,呈现出其有利的一方面;但风险本身不一定就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它也有其不利的一方面。财务风险是公司财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因素,它产生于公司财务活动本身的多元性、财务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可以将交通运输领域的财务风险理解为,由于各种影响或制约运输运作的变动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致使公司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某种偏离,进而出现蒙受损失的机率或可能性。
公司的财务风险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定性和内在的规律性,只有洞悉其内在的特征和机理,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并作出相应的决策,进而以成本取小化来博取利润最大化。公司组织系统的运作必然伴随着系统的财务风险。就交通运输企业而言,其公司经营过程同样表现为物资流动、资金运动和信息运动三大相互交织的运动过程,但由于公司内部和外部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其三大运动过程都可能在时间上出现间断,在形态转换中发生停滞,最终使得公司产经营的未来实际结果可能偏离公司的预期目标,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将会导致公司发生经营总风险,并具体表现为物资流风险、资金流风险和信息流风险。但物资流风险、信息流风险最终都从财务风险中反映出来,故财务风险是公司经营总风险的集中体现,并成为公司经营总风险的核心和落脚点。
财务风险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1)客观性和现实性。即运输行业的财务风险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我们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诊断它和克服它。公司财务活动本身就存在着能够实现预期的运载目标和不能实现预期的运载目标两种可能性结果,这就意味着不能实现预期运载目标就无法完成预期经营利润的财务风险始终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在运输过程中,有对车辆进行日常维保的现实需要,如果需要维修保养的程度较严重,维修的时间过长,则会影响车辆班次的正常调度, 影响经营业绩,从而导致运输行业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所以需要公司各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风险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而不能逃避现实,更不能对风险视而不见,风险控制管理已成为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
(2)全面性和系统性。即财务风险贯穿于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运输公司与一般经营公司一样,同样存在着各类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这些活动的每一个阶段或个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某种财务风险。从运输行业的系统性来看,运输过程中有些风险可以被分散掉,有些则不能。无法分散的属于系统风险,它是影响整个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如高利率、通货膨胀等发生意外的、非预期的变动。那么能够分散掉的属于非系统风险,它是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如公司工人罢工、某条道路堵塞、诉讼失败等随机发生的,只影响部份单位而不会对整个公司运作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运用系统的观点来全面认识风险、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
(3)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由于运作环境的复杂多变,影响公司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财务风险亦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增加了我们事前准确把握财务风险大小的难度,也意味着公司的财务状况具有严重的不确定性或不可预测性。比如在交通运输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因雪、雨、雾等某种恶劣的气候条件或洪涝、塌方、地震、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受到一定的威胁, 导致道路阻断暂时无法正常通行,从而减少公司的经营业绩,这些不可确定的因素都会使公司随时有承担风险的可能性。
(4)可控性和动态性。运输行业的最大隐患莫过于人身安全的隐患,其最终落脚点都离不开经济范畴,必须重视运输领域中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环节,增大安全系数,减少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为此,管理层在事前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把握财务风险的运行规律,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地面对特定风险。事中力求以科学、准确、客观、全面的指标体系,采取适当的方法在一定的技术辅助下加以识别和控制,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切实可行。事后以客观评价的方式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总结,使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由静态效率转向为动态效率。例如在运输公司的融资渠道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其贷款的还款期限通常要依据于项目预期科学、准确、客观地测算出投资回报期,要动态地考虑已到还款期限,而项目还未达到预期回报率的种种情况,规避银企双方的经营风险。
(5)依存性和促进性。风险总是伴随着收益而存在,回避风险无疑就是放弃收益。运输行业的收益普遍可观,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其风险也较高,我们若回避运载风险无疑也就放弃了获取收益的机会。所以公司的收益性与风险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作为公司管理层,只有正视它并积极构建充分、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在合理规避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我们从另一方面来思考,财务风险能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财务风险的存在同样可以激励或促使公司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促使公司进一步改善管理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严峻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交通运输行业所面临的理财环境显得更为复杂与重要,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在公司稳健经营和发展中的深刻内涵。而目前,相关的理性认识与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给我国的风险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随意性和被动性,许多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仍只停留在事后分析环节,再加上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论不同步,没有形成一套战略性和有效性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以致造成财务制度无效和管理失控。当然,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公司不存在任何财务风险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要从公司的战略高度对财务活动的过程风险进行因素分析,夯实管理基础,彻底解决风险所带来的各种损害。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为财务风险显现了诱因
交通运输业同样需要考虑适宜其健康有序发展的宏观理财环境,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公司带来某种机遇,也可能使公司面临一定挑战,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公司带来某种威胁或障碍。当前比较突出的是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燃气供应渐趋紧张、中国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等因素,导致国际经贸变数增多,致使公司资金供给短缺,资金成本升高,行业外部运营环境的潜在风险加大。例如,在燃料方面,汽油价格上涨,会给交通运输行业增加运营成本,相应减少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在利率方面,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在市场方面,路网延伸效应、货车超载治理等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的诱导下,在公司内部不健全、不完备的微观环境的支撑下,导致公司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公司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举措不力,由此诱显财务风险。
2.理念上还存在一定偏差,意识形态相对受限为财务风险埋下了祸根。
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有其市场性特点,但也有其服务性功能。许多公司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还有一定的误区:一是有的经营管理者对风险知识掌握不多,理解风险内涵的深度不够,认识上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有的公司管理层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忽视了它在业务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对它的调控方式和控制方法没有从整体上认知,也就是说只注意其内部管理控制,而忽视其风险控制。其意识形态反映出人们对交通运输活动中的风险控制建设在认知上还不够完整、不够透彻,在理解上还有偏差、有误区,这正是导致控制措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潜意识因素。公司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某种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交通运力的大幅投入,各大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目标市场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都纷纷开辟新的营运路线,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在开辟新的营运路线之前,公司的风险测算与盈亏预测将给公司带来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管理的主体模式还是政府干预较多,这种模式势必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如领导者集权现象比较严重,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其应有的认知和研究,风险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其潜在的财务风险越来越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祸根。
3.行业内的无序化竞争为财务风险呈现了隐患
作为交通运输企业,主要有客运和货运两大市场。这里单从公路客运业来看,公路客运根据营运区域可分为县(市)境内客运、跨县(市)客运、跨地(市)客运、跨省(市)客运等几个层面,其导致的风险主要有运载竞争风险、旅客意外伤害风险、假日经济带来的突击风险和客运站场的意外风险等。随着中国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客运业收益稳定,价格弹性小,客运市场渐趋饱和,客源分流趋势明显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拥有较大车队和网络优势的公司市场定位良好,小客运公司和个体车辆大量充斥其间,规模竞争日趋激烈。县(市)境内客运及跨县(市)客运的运营大多可对个体经营者进行招标,因此其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跨地(市)客运及跨省(市)客运的运营资格的审批非常严格,对运营企业的资产、人员、内部管理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形成了市场进入壁垒。另外,由于目前存在着地方保护,外省市客运企业只有与当地客运企业联营才能进入当地区域,因此目前区级和省级线路客运市场处于不公平和无序竞争状态,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另外,公路客运业受商业周期性的影响较大,假日经济成分突出,带动客运增长的效应已充分显现。如“春运”、“五一”、“暑运”、“国庆”等长假,已成为全年客运几大高峰。客运量的增加虽然给客运公司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对运输企业的接待能力、公司车辆的管理调度、途中的行车安全与服务质量都将是严峻考验,进而呈现出财务风险的隐患。
4.财务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为财务风险提供了可能。
单从公路运输而言,我国公路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总和。随着公路车辆治超的深入,货运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运价水平逐渐回落,运输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根据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要达到210万至230万公里,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连接率将达到90%,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所以我国的交通运输面临着可待续发展的契机,为发挥行业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合理运筹,其首要环节就是必须进行全局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财务决策。目前,我国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个人决策、经验决策或主观决策的现象,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进而产生财务风险。比如,在运输公司中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载工具,而这些运载工具往往都是投资价值大、回收期长的固定资产,所以我们必须对固定资产购置进行科学决策。如果对资产投资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或者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或者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低下等人为因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投资致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就会影响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就为公司的财务风险提供了可能。
5.财务控制薄弱,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为财务风险滋生了土壤。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公司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速,基本缓解了运输业的“瓶颈”状况,但发展不够均衡,供需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对先进交通运输技术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交通运输技术设备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在交通运输硬件设施改造极其活跃的同时,我们有的单位内部管理的软件建设却不同步,也未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一是有的单位为了人为减轻工作负担,在经营过程中不重视必要的原始记录和确认,使各部门或流程间的财务数据得不到真实而有效的控制,缺乏可追溯性;二是有的单位内部的相关内控制度零散或根本就未纳入单位的财务管理章程,缺乏一定的完整性;三是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束之高阁,放任自流,整个制度的运行情况无人问津,出事后相互推诿,相互指责,以致不能正常奖惩,这不仅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还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缺乏可操作性;四是规模性或集团性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业,属于老基业新发展,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的研究不很充分,应对财会领域中各种新问题的能力还有一定局限,以致在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公司与上级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使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由此滋生经营风险。
6.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为财务风险种下了恶果
无论是客运或货运企业,往往都需要采用一定的融资方式来负债经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公司应付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通常都是相对不变的。财务杠杆就是由于其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大幅度变动的现象。公司负债经营有利有弊,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把握债务的“度”,趋利避害。一方面,当公司借入资金的规模和利率水平一经确定,而公司所负担的利息水平相对不变,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所负担的利息就会减少,股权资本的收益率就会提高。另一方面,公司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也大大增加了其破产机会或普通股利润大幅度变动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若息税前利润下降,公司仍要支付固定的利息,股权资本收益率不仅不上升,反而会随着负债比重的提高而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有的公司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更大。可见,对公司来讲,合理的债务安排,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能够给股东带来超额利润;如果安排欠妥,就会加大公司的经营亏损,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从而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还有许多,我们必须重视和认真加以分析,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分析
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与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各有其运作特点和适用范围,它们通过现代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竞争,着力发挥其行业优势,并都相继取得长足的发展。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司的财务风险。因而,如何防范或化解公司的财务风险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
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内部管理规范化。
风险防范的关键在于人。因此,行业或公司要组织员工采取以会代训或长会短训的形式加强风险防范操作的学习,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交通运输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它首先要求各个管理层必须具有全局控制意识,以便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全面贯彻执行风险防范的控制环境。作为交通运输业, 企业经营的成功理念又主要决定于员工对单位风险控制制度的遵循意识。管理者应把单位的风险控制理论贯穿于全员,形成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注重风险防范的实效,提高风险防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加快交通运输实体自身的文化建设,把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单位文化建设和经营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养成风险观念,企业在培养自身文化时,应避免一种只注重局部和短期效益的企业文化,而应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氛围,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三是在单位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并不断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以利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单位内部的规范化管理。
2.完善行业规章,正确处理好各层级管理关系。
风险防范是建立在公司内部控制组织基础之上,是牵制、制约各项经济业务的规章制度的程序之保障。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公司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管理的管理办法,所以它必须依赖于公司的层级组织管理机构,才能全面、系统、完整、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协调处理交通运输行业内部的各层级工作关系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我们强调内部风险控制并不排斥外部的管理控制;二是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控制之间的关系,坚决摒弃只重视业务经营而忽视风险防范的工作作风,要切实把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正确处理好单位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与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交通运输单位风险控制体系建设需要强有力的单位法人的治理结构来支撑,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又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四是正确处理好单位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与过程控制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单位风险控制体系设计周全,但疏忽内控的过程控制,那只能是形式主义,有了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就必须努力地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3.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风险管理的理财环境就是指对公司经营活动及风险防范控制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外在条件,并对研究系统有着间接影响的一切因素之总和。它是公司企业生产经营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企业经营管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财务决策和成本控制与考核都离不开对风险防范管理环境的分析与研究。比如就交通运输行业内外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环境,它是经济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潜动力,它们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运载工具的数量和运载过程的服务质量上,而且还扩展到交通违规与事故的减少和燃油成本的节约上。就整个市场而言,成本上的竞争能促使企业用更科学、更先进的方法来降低资源、资金和人力的消耗,减少运载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的浪费现象,且达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对企业自身来说,竞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竞争环境促使企业运用系统科学原理加以成本控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树立成本竞争机制,广泛开展上下游价值链的开发,即从产品在市场上能被承认接受的价格开始,每个环节逐步剖析其潜在效益,从后向前核定,从而使公司的成本管理深入到基层,挖掘各作业层的增值潜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防范因竞争带来的各种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为自己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而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合理的决策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行为的起点。因此,公司财务决策作用在于保证经营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决策涉及到公司经营和资本运作的各个领域,决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选出最优方案,选优的标准主要是看经济效益的高低,而影响经济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分析、研究各项成本指标。所以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项目决策方法,对投资贷款的投放保持谨慎,实施客户区域细分,以单笔贷款风险调整收益最大化为基础,提高行业研究与宏观经济周期判断的精确度与实践性,理性决策贷款的额度。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公司财务决策行为,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都会加大决策失误的概率。为防范财务风险,公司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对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全面分析其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方案。比如对于一个投资项目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公司应该从各个角度去加以分析和研究,要考虑国家的投资政策、市场的供求变化,还要组织高技术的专门人才,制定多种方案、采取科学的方法,从中选取最优的投资方案,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5.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财务风险预警是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并适时发出预警信号,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因此公司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公司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公司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要建立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抓好公司的风险控制队伍建设,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的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地传递给主要的风险控制人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三是要建立和规范公司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6.优化资金结构,正确把握公司经营的“度”。
为适应公司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其风险防范管理也应广泛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快信息集成化速度,使公司有限的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发挥,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然而怎样来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呢?这正如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块,而是最短的那块。一个公司的资金结构的安排不能只看到大项目,还应看到一些细小的经营项目,它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样构成一些威胁,日积月累,足以对公司构成巨大风险。比如一个公司中的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就是木板中最短的那块。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那么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也就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一是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成本。二是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增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三是要运用实时的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只有合理有效地调整公司的资金结构,我们才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关热词: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理臣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理臣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