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论文-高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摘要:文章根据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从偿债能力、运营效益、成长能力以 及非财务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高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偿债能力;运营效益;成长能力;非财务因素 随着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必须开始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自主办 学,这样必然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如何预测以及控制高校财务风险成了 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高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思 近年来,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日趋成熟。在构建高校财 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借鉴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然而,高等教育具 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高校不同于企业的性质。因此,在对高校财务风险进 行评价时,又要区别于企业。 1、高校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企业一般是 从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资金流转环节分别考察其财务风险,目的是增值。高 校的资金流转环节与企业类似,但目的是维持和发展高校教学、研究事业。因此, 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可以考虑从资金流转环节入手,但是具体设定指标时又要反 映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2、高校财务风险的来源不同于企业。
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 从总体上看,存在失衡风险,即高校的流动资金可能出现短缺现象;二是在资金 运作上,存在金融风险;三是校办产业投资过程中,校办产业自身的财务风险以 及学校的连带责任风险;四是在举债过程中,高校存在向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 或不良举债问题,带来的过度举债风险。因此,衡量财务风险指标,应从这些财 务风险的来源来考察,抓住财务风险的实质。 3、现在各高校实行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该制度 对高校会计核算的范围、方法和口径等作了具体规定。所以,选取的财务风险指 标要能直接利用这类会计信息,力求简便、快捷和实用。高校年度会计报表由资 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和其他有关附表组成。由于没有反 映现金流量的报表,因此,在构建财务指标时,无法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评估高校 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4、导致高校财务风险的因素中很多是财务因素,但一些非财务因素,特别 是反映高校办学社会效益的因素,也要引起注意。因此,需要增加社会效益方面 的量化指标。 二、高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 资产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
但是,高校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存在负债经营的 条件,因此,本文从偿债能力、运营效益、成长能力以及非财务因素四个方面构 建高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 (一)偿债能力 高校虽然不太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但是流动资金可能出现短缺,可能 出现发不出工资,没有资金用于日常开支等现象。因此,针对高校可能产生的失 衡风险,从偿债能力方面考察高校财务风险是很必要的。其中,偿债能力又包括 短期偿债能力、变现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以及支付能力。当然,与一般企业的负 债不同,高校不具备负债经营的条件,因此,高校的负债仅仅是高校进行财务分 析时了解学校财务风险状况的一种工具。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是衡量一个组织 变现能力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表明高校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 还的保证,反映高校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 力。流动比率高,不仅反映高校拥有的营运资金多,而且表明高校可变现的资产 数额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因为除了日 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满足,还要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但是, 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不然会占用过多流动资产,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分析 高校流动比率时还需注意流动资产的结构和周转情况等。 2、资产负债率。学校资产负债率是指学校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它 用于衡量高校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 的安全保障程度,也反映高校长期偿债能力。高校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学校 的净资产越多,由所有者提供的部分就越大,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低; 反之,债权人面临的风险也越高。根据经验,高校资产负债率一般在60%以下 才能说明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正常。 3、现实支付能力。现实支付能力是指高校年末货币资金结存数与月均支出 额的比值,它用来预测高校近期正常的支付能力,反映高校货币资金可供正常运 行周转所需的周转月份数。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反之,高校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弱。该指标不能过低。 4、潜在支付能力。与现实支付能力不同,潜在支付能力分析的是年末速动 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资产,是现实支付能力指标的补充。 潜在支付能力=(年末货币资金+年末应收票据+年末借出款+年末债券投 资-年末借入款-年末应缴财政专户-年末应缴税金)/月均支出额 它反映了高校货币资金与所有短期可变现资产扣除短期应支付款后满足正 常运行管理所需的周转月份数。
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潜在的支付能力越强;反之 则越弱。后两个指标主要是从资金周转的角度,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财务风险指标,用现有货 币资金存量来分析保证正常支付的能力。 (二)运营效益 高校办学资金的筹集渠道有很多,比如:财政拨款、收费收入、产业收益、 社会捐助、基金捐赠等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对自身的资金运作逐渐拥 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但是由于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高校的资金运作活动 也充满风险。因此,针对资金分配、资金运用以及隐形连带财务风险,从高校运 营效益方面,构建财务风险指标。 1、生均总经费收入。学校总经费收入是高校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经费之 和,揭示了学校在年度的经济发展中“靠国家、靠自己、靠朋友”等多渠道筹措 经费的能力和成果,体现了学校所拥有的综合经济实力,表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的能力和后劲。学校总经费收入是个绝对值财务风险指标,应与学校规模、学校学生总数相匹 配。因此,用生均总经费收入取代总经费收入,来衡量学校的财务实力。该指标 不应过低,否则不利于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 2、学校自筹收入能力。自筹收入能力是学校自筹收入与学校总收入的比值。 其中,自筹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以及其他收入。
它反映 了高校对国家和地方的依赖程度,也反映了高校自我筹集资金的能力以及努力程 度。由于高校的财政拨款数额基本上为一定值,所以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 我发展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该指标值不应过低,否则将影响高校的正常运 3、经费总支出收入比。该比率是高校本年度经费总支出与经费总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效益以及高校对总经费的运作把握度,也反映了经费结 余率。若该比值超过1,反映学校该年度出现负债和赤字,已动用历年财务结余。 数额越大,说明学校财务运转越困难。若总支出小于总收入,说明学校的财务运 行处于正常状况。 4、校产投资收益率。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校办产业,校办产业收益已成为 高校筹资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校办产业的财务风险也给学校带来隐性连带风 险。校产投资收益率是校办企业投资收益与校办企业投资的比值,它反映高校对 校办产业投资的收益状况,是衡量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对校办产业投资工作绩效 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高校利用其自身优势,将其科技成果转化为收益的能力。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校产投资收益效果越好;反之,投资收益效果越差。该 指标过低时应引起关注。 5、基建投资支付能力。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张的需要,新校区的建设、旧有 基建设施的改造与更新等都需要用到大量资金,再加上基建投资的范围大,时间 周期长,将基建投资的支付能力纳入财务风险考核范围尤为必要。基建投资支付 能力是基建借款与基建应付账款之和与基建年末货币资金的比值,它是指主管基 建投资的部门为保持正常运行和基建项目能顺利完工所拥有的偿债或付款能力。 该比值越小,证明支付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小于1。 (三)成长能力 与企业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之间也充满着竞争。高校要 吸引生源和优秀人才,就需要抓住市场经济提供的有利时机,取得长足发展。因 此,高校的成长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成为考核高校财务状况的重要方面。 1、货币资金支出比率。货币资金支出比率是年末货币资金与总支出的比值, 它反映高校每份支出需要多少货币资金作为保障,即高校未来货币资金的刚性满 足程度。该比率越高,说明高校未来的总支出中货币资金支出的保障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该指标不应过低。 2、自有资金动用程度。自有资金是指学校可以支配的自有财力,包括事业 基金中的一般基金和专用基金。其中,专业基金中的留本基金因不能动用,应剔 除。
即:自有资金=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自有资金动用程 度是应收及暂付款、校办企业投资、其他投资、借出款之和与自有资金的比值。 该指标越小,表明学校可支配的自有资金动用得越少;反之,该指标值越大,则 高校未来的发展越有可能受到制约。当该指标大到一定程度时,表明学校可支配 的自有资金到了警戒线,出现了潜在危险。一般来说,该指标不应超过100%。 3、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是本年净资产的增长额与上年资产的比值。 高校的净资产主要包括学校的各项基金(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和经 营结余,是衡量高校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比率越大,表明高校的成长能 力越强,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将会越大。 4、现金净额增长率。现金净额增长率是本年现金净额的增长额与上年现金 净额的比值。它反映高校流动资金中现金的运作风险状况,更深刻地反映高校的 成长能力。该比率越大,表明高校的发展潜力越大,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 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 (四)非财务因素 高校与企业一样,都存在着投入、产出和效益的问题。不同的是,高校的产 出有其特殊性,人才及科研成果才是高校的主要产出。
从根本上讲,我国高校的 目标应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统一。高校只有为社会培养高质 量的人才,才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才能受到社会的公认和尊重,这 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坚实基础。因此,需要把一些重要的非财务因素纳入衡 量高校财务风险的指标体系。 1、师生比。师生比是全部在编专业教师人数与全部在校生人数折合帄均本 专科学生人数。这一指标说明高校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间接反映办学效率。 师生比越高,说明学校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帄,办学效益越好。 2、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收入总额比教学人员 与科研人员的总和。它一方面反映学校科研的能力与规模,另一方面也反映学校 的财务管理水帄,与学校财务的良性循环有较大关联。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学校 对科研水帄重视程度越高,学校科研的规模和能力越好。 3、教职工人才贡献率。教职工人才贡献率是指每个教职工当年为社会培养 毕业生的贡献能力,主要是指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水帄主要从国家科学技术奖、 发表论文数、学术专著数等方面来考核。通过学术界专家打分,对各个方面重要 程度赋权来量化。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产业化趋势,高校不再单纯是以前的“卖方市场”。
高校作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财务风险。因此,在财务管理过 程中,构建一套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非常重要。通过这套 指标体系,为正确评价学校财务状况,为主管部门提供宏观管理的工具,为学校 自身加强财务管理提供依据,为关注高校的社会各界提供财务分析资料等起到重 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1). 2、胡信生,拓东玲,王希文.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防范[J].高等农业教 育,2005(2). 3、陶小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经济论坛,2004(11).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理臣咨询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理臣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