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
着眼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一大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正在布局。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新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各行业的普遍选择。
以“金税工程”为代表的税务信息化建设经历20多年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实现了15类税收数据的全国集中。回顾“十三五”时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在税务系统已经有了一些创新应用。华为结合自身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未来税务信息化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智慧税务是大势所趋
智慧税务是税务系统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实现智慧税务的核心,是充分应用新技术实现智能化。综合纳税人和税务人的需求来看,未来税收业务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便捷、简化、可视、快速。
对业务办理的便捷性要求迫切。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带来了思想、行为的深刻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这就让纳税人和缴费人对纳税服务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这些需求,就要对纳税人和缴费人进行画像,对纳税人和缴费人想要干什么进行行为分析,对纳税人和缴费人身处什么场景进行细分,对纳税人和缴费人想要达成什么目的进行判断,通过“数据+规则+人工智能”的组合处理,建立一体化的“识别——分析——计算——处理—结果”税务流程,进而推动智能办税和智能管税,以机器取代人工,以规则取代人为处理,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对业务处理简化高效诉求强烈。一方面,纳税人和缴费人办税缴费要简化,要实现一键登录、无接触报税、申报预填等功能,进一步优化办税缴费界面,少环节、少填写、少手工,减少重复资料报送,提升纳税人体验;另一方面,税务人管税要简化,通过优化流程、合并表单,使办理事项由部门间“串联”转变为“并联”。需要注意的是,业务流程的简化要遵循“放管服”改革和税收征管规范的要求,不能为了简化而造成征管疏漏和全局管理的熵增。
对业务处理的可视化期望很高。科学准确的税务管理和决策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实时可靠的数据源于数据平台强大的处理能力。依托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税收业务的“看得见、摸得着、可追溯”。每一笔业务处理的状态、申报缴款的状况、一定时期的业绩情况等都可通过可视化的图标进行展现,充分发挥税收数据的参考作用,为业务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对业务处理要求快速反应。
实现对发票风险由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当税务部门发现税务违规或偷逃税风险,运用动态信用、动态风险的业务模型,实施风险管理,实时对发票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风险分析结果,系统主动向纳税人发送预警或及时阻断纳税人开票等。
更加关注新经济模式下的税收挑战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新业态蓬勃发展将带来纳税人数量的增加、收入来源多样化、潜在的新型纳税人等,这些都对税收征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更加关注新经济模式下的税收挑战。
推动实现区域税收一体化。国家推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加强省级税务局之间的协同,如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要求有关各省(市)税务部门形成“服务共同体”,现有的以省为独立单位进行税收管理的模式面临变革。目前税务总局已经构成了“16+10”长三角一体化税收支持体系,实现了更便捷的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更规范的税务执法一把尺标准、更简化的纳税申报网上办流程,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此类区域税收一体化服务举措。
促进第三方税务中介服务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交易行为和模式越来越复杂,相应地国家税收政策、法规体系也越来越复杂。一些复杂涉税业务,更多地需要第三方税务中介服务来承担。参考平台经济资源向头部集中的发展规律,未来有可能在税务机关之外也有一个集中大量涉税数据的第三方税务中介平台。为此,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保证税收数据安全性与促进第三方税务中介发展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促进第三方税务中介行业良性、健康、平稳发展。
新技术在税务的应用与展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治理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在未来的税收治理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为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计算智能三个方面。以感知智能技术中的人脸识别为例,通过影像识别技术能够有效支撑实名办税,既可以实现办税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杜绝冒用他人身份办理涉税事项的可能,又能够将涉税行为痕迹和身份直接关联,有效预防和打击涉税违法行为。此外,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对话机器人等技术,皆可以应用于12366智能客服、资料智能审核等业务场景。认知智能技术如语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可应用于政策精准推荐、机器人智能问答等业务场景;计算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可将人工经验转化成动态的业务规则,让机器自动处理办结,实现自动、智能的业务化处理,在智能供票、智能申报等业务场景得到有效应用。总体来说,在智能办税、智能风控、智能政策服务、智能咨询、智能稽查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
大数据是新技术应用的支撑,没有数据就无法智能。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税务部门内、外海量数据的汇聚和管理,面向上层应用提供统一、规范、标准的数据服务,为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建设好数据底座。在这方面,建议税务部门加强内外部数据采集,通过业务对象、过程、规则的数字化,将数据从线下转到线上,将税收业务规则变成机器可以理解的规则,让机器基于规则自动判断执行,实现重复、海量“确定性业务”的自动化处理。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规则透明、安全可信等特点,可应用于多方信息共享场景,能够成为跨部门、跨组织之间协作互信基础设施平台。区块链包括私有链、联盟链、公有链三种模式。未来,在税务系统内部,可以构建税务总局和各省级税务局之间的知识共享私有链,实现对时效性、安全性要求高的信息在税务总局与各省级税务局之间的安全、高效共享;在税务系统外部,可构建税务与外部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盟链,实现税务与外部门之间数据可信流转与业务链上协同,在区块链+出口退税、区块链+社保缴费、区块链+个人所得税信息共享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5g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利用5g技术的特点,可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流、资金链、发票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在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的同时加强税务监管。同时,5g技术高带宽的特点使得4k高清视频回传成为可能,在税务稽查移动执法记录仪、线上教学等场景中都能够得到有效应用。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能够构建包含无感知身份识别、机器人智能咨询等功能的新型智慧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化的办税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