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税收筹划的基本程序
一、准备阶段
(一)熟悉掌握有关法律规定
第一,必须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税收筹划是在合法或者不违法的前提之下,选择少缴、免缴或者递延纳税时间的行为。我国税法规定的内容相当复杂且经常变动,而纳税人自身的条件也在不断变化,纳税人想要实现税负最小化,有效地运用税收筹划策略,就必须熟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于承接业务的每一个具体的筹划委托,纳税筹划人都必须有针对性地了解所涉及的所有法律规定的细节。
第二,了解主管部门对筹划行为“合法”的界定。理解法律精神,掌握政策尺度,学习和掌握国家税法精神,全面理解税务机关对“合法”纳税的法律解释和执法实践,是一项重要的税收筹划前提工作。在不同国家,对于同一筹划行为的合法性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国家执法比较宽松,未禁止的则为合法,有的国家又比较严厉,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即视为违法,因此,对于税收筹划来说,熟悉税法的执法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就中国的法律环境而言,税法规定比较笼统,税务机关存在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一项筹划行为在一些地方可行,在另一地方可能行不通,因此,纳税人可以从税务机关组织和管理税收活动及裁决税法纠纷中理解税法的尺度,了解主管部门对筹划行为“合法”的界定,这是税收筹划的准备阶段很重要的一步。
(二)了解和调查纳税人情况
1.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成立日期,经营范围等。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纳税税种、纳税金额、申报纳税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对不同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筹划。例如,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在取得收入之后,除了缴纳流转税,还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采取的是个人独资企业,那么其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于企业的纳税影响非常大,在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之外,还需要了解企业内部的机构组成。
2.财务情况
企业的税收筹划要合理合法地节减税收,只有在全面了解纳税人的财务情况之后,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筹划方案。财务状况不仅可以反映纳税人的经营状况与纳税能力,也能反映其存在的潜在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最后签订筹划合同是否成功,都应对纳税人的财务资料保密,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需求。
3.纳税情况
了解纳税人以前和目前的纳税情况,包括各种纳税申报,所纳税种,纳税金额等,对于其未来制订筹划方案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4.投资意向
企业的各种投资有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同时投资额也会享受不同优惠。我国税法体系之中,对于例如高科技、第三产业的投资方向有所引导。了解纳税人企业的投资意向可从产业优惠方面对其提出筹划建议。
5.风险态度
节税与风险并存。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的态度不同,有的企业领导往往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去节减最多的税,而有的企业领导比较稳健,希望在最小的风险之下节减税收。了解企业的风险态度,可以制订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的筹划方案。()
二、筹划阶段
(一)税收筹划方案分析
在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相关信息之后,税收筹划者会根据其实际情况和要求,制订出多个筹划方案。筹划者将各个方案逐一列示,然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法定分析
筹划方案的首要原则即是法定原则,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因此,对于设计的方案首先进行法定分析税收筹划方案,避免以后带来的各种法律纠纷。
2.可行性分析
在多个筹划方案之中,必须考虑到方案的可行性。因为每个方案的实施,都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这里包括实施的时间选择,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等。
3.成本效益分析
每一个税收筹划都有其成本,如果一个方案所获得利益小于为设计和执行此方案而花费的成本时,这一方案就不可行。税收筹划存在着三种成本:一是筹划成本,包括人员成本和信息成本;二是实施成本,是落实筹划方案的成本;三是风险成本,是一旦筹划失败税收筹划方案,纳税人所承担的风险成本,这是一种潜在成本。所以对于各种方案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综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二)税收筹划方案选择
在上述进行的分析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方案的选择。筹划者在敲定方案时要考虑到以下因素:一是选择节税最多或可获得最大财务利益的方案;二是选择节税成本最低的方案;三是选择执行最为便利的方案。其中,也应充分考虑纳税人的意愿,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并根据其意见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形成最终筹划方案。
三、实施阶段
(一)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
税收筹划方案选定之后,即进入实施阶段。每一个筹划方案都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和人员,包括企业的会计人员,办税人员以及财务总监。因此在筹划方案实施之前,必须做好各个部门与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保证税收筹划活动的顺利展开。同时,企业也应按照选定的筹划方案对自己的基本情况,例如纳税人身份、组织形式等作出相应调整,并且记录筹划方案的收益情况。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理臣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理臣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