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创业板借壳“解禁”是拾遗补缺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日前,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拟允许创业板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引起市场强烈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修订了三大重要内容:一是拟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创业板借壳上市,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二是拟将“累计首次原则”的计算期间进一步缩短至36个月,引导收购人及其关联人控制公司后加快注入优质资产;三是拟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集聚。
这也意味着,修订办法等于“解禁”了此前一直紧闭的创业板借壳大门,给板内企业和板外企业一个重组的机会。一旦板外企业有强烈的借壳欲望、且符合国家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要求、企业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就可以利用板内企业的壳资源,实施战略重组,进入到创业板。如此,不仅板外企业找到了上市机会,板内资源也得到了优化利用,实现了板内企业和板外企业的良性互动。
事实也是,从创业板建板以来的情况看,确实对成长型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了成长型企业、特别是具有技术优势的成长型企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融资空间,使他们能够较好地步入发展快车道。
但是,受种种因素影响,有的企业进入创业板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有的甚至成为了创业板上的垃圾企业,影响了创业板的整体效应。特别是近年来,在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一些创业板企业明显出现了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很难再在创业板立足的现象。如果能够以重组的方式,将这些企业的壳资源利用起来,不仅可能给板外企业提供上市机会,以便于板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创业板市场的劣币企业、垃圾企业,提高创业板的整体质量。
必须看到的一个事实是,创业板目前至少面临两大压力。一是来自于资本市场自身不太景气的压力。亦即想通过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创业板市场环境,却受制于整个资本市场的环境不佳,无法加快创业板的新股上市步伐,继而不敢用“新桃换旧符”的方式,将劣币全部驱赶出去。否则,创业板会面临缩编。显然,这也是不符合创业板发展需要的;二是来自于科创板的压力。要知道,科创板的设立,对创业板来说创业板借壳上市,是一次最直接的竞争,也是最残酷的竞争。要知道,科创板不仅在涨停限制方式大大放宽,而且试行注册制。这也预示着,有条件的企业,进入科创板的难度要远小于创业板。如此一来,如果创业板没有一点新道道,要想与科创板竞争,是不大可能的。
借壳“解禁”,无疑对创业板来说,是一次比较大的利好。毕竟,借壳比起直接上市,要简单得多,也要方便得多。尤其是取消“净利润”指标,对于那些处于创业阶段的优势高科技企业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政策手段,对于这些手段借壳创业板,也是大大地开了方便之门。一旦借壳成功,这些企业就极有可能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在发展的初期,缺少的都是资金。借壳上市,就能大大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矛盾,就能有效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一旦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就等于给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个是有壳资源,却没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和能力,需要有新的资产、新的技术、新的竞争力的注入;一个是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有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进入不了资本市场,无法得到资本的认可。这种都存在缺陷,但又可以互补的生存状态,如果能够发挥各自的特长,利用好各自的空间,拾遗补缺,就有可能使两者都能得到较好发展。而创业板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拾遗补缺、重组优化,是把板内的壳资源利用好,把板外的企业拉进来。如此一来,整个创业板市场的活力就能大大增强,生命力就会更加旺盛。所以,创业板借壳“解禁”,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改革、一种创新,符合当前创业板发展现状。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理臣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理臣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