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将审计与反避税联系起來,首先分析了审计理论在反避税工作中的运用以及目前我国反避税审计存在的困境,其次是结合现状对反避税审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税务机关能够从审计角度拓宽反避税工作的思路,提高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从而维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避税;反避税;审计 ;纳税遵从
一、前言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对外贸保护意识也不断强化,因此外贸企业所面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也更加的复杂,这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无疑是一个挑战。企业作为纳税人,税款的征收就意味着企业要付出一部分利润,所以在征收过程中,企业往往会想方设法去采取避税行为。尤其是在当今疫情背景下,国外经济贸易受阻,出口不顺畅,国内市场受大环境影响面临大规模倒闭,经营规模缩减的问题,虽说政府已出台相关有力政策减轻企业税负避税与反避税,但是避税仍然是企业所迫切需要的,它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加企业盈利水平,减少企业资金流出。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必然会采取反避税措施,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为更多的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企业避税活动盛行的时期,站在税务机关的立场,我们首先需要从反避税审计中目前存在的困难入手,然后通过提高企业会计队伍素质、提供更完善的管理法规和加大税务机关强有力的惩罚力度等方法来提高公司避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纳税遵从度。
二、审计理论在反避税工作中的运用
审计理论强调通过监督手段来保证企业财务分配的公允性,降低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实现生产资料的再平衡,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体而言,反避税审计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会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更加重视,尤其是企业法人代表为了不影响公司声誉,会主动向外部释放更多财务活动信息;第二,为了免于因审计报告的披露而造成的追责,企业法人代表会在企业活动中尽量减少违规行为,不敢轻易践踏制度的红线;第三,为防止审计信息披露形成的舆论风波,投资者及企业股东也会对企业财务部门施加压力,要求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
研究表明,当被审计单位被查出具有避税活动时,其企业内部的经济状况或财务指标有可能已经出现问题,此时,审计师有权要求避税企业进一步提供其财务信息,而且要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同样考虑到,由于审计失败以及审计对象的复杂化都将增加会计风险,因此审计师更有动机维护独立性,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存在的不合规情况给予高度重视。对于税务机关而言,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管理制度,可以对企业的避税活动加以约束,尤其是现行反避税法律法规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审计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提升显得更为明显。
三、我国反避税审计的困境
由于中国反避税管理工作的起步很晚,且进展比较缓慢,在一九九一年中国宣布的实施《投资公司和外资企业所得税法》首次加入了反避税条款,次年颁布了《税务管理实施办法》和审计程序,一九九八年,国税局颁布《关联企业间经营来往税务管理法规(试用)》讨论稿,进一步规定了调查的程序。"九五"时期,国家反避税立法进一步得到健全,逐步细化了反避税工作开展的内容及审计程序,自此,我国的税务征收管理工作步入正规化,模式化。目前,国内主要企业和地方均对反避税项目进行了实施,成立了反避税审计专职机构,全力保证反避税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对反避税工作缺乏统一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是否有正确的思想认知直接关乎我国反避税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对于反避税认识层面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普通民众的纳税意识不高,无法清晰的认识到自身应得的利益和社会责任。部分人都受到了"避税合法论"的影响,相信企业能够采取最合理地办法合理避税,也因此企业利用了异地征税的差异和法律条文的漏洞,通过选择低税率、高利润等方法来决定资本的流动方向,这在一般民众眼中是合理合法的,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对避税行为进行深入了解,意识不到企业为了规避纳税而对社会和市场所带来的危害性;另一方面,部分涉税领域人士也对反避税措施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比如在处理关联公司的转移价格等问题上,有的人士认为价格是由买卖各方共同议定,税务机关并不能干涉价格调整,所以一些反避税措施执行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提起高度重视,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常常会予以宽泛的税收政策,调动外商投资的积极性,正因为政府的态度,使得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陷入两难境地,工作难以开展。
四、我国反避税审计的出路
反避税是税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迫于种种原因,反避税审计往往采用"打补钉、堵漏洞"的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存在纳税人避税空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征纳双方的矛盾。所以如果要在反避税审计的方式上找到创新点,就必须从扬汤止沸转变为釜底抽薪,从反避税审计队伍的建设,到各部门的合作,再到配套制度的建设,多位一体全面围堵避税与反避税,维护国家利益。
(一)全面提升审计队伍素质
当今纳税群体,尤其是大型境外企业,往往精通法律且消息灵通,要对这种纳税公司开展反避税审计工作,必须自身知识技能经验过硬。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强调公平公开。肩负使命,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市场秩序为己任,不能姑息纵容那些避税行为;其次,应该定期邀请反避税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审计工作者进行系统地培训,讲解内容可以包括最新出台的反避税法律法规、相关反避税真实案例、反避税审计工作中的技巧等。相关工作人员如果能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系统地掌握会计、财税等专业知识,那么在反避税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就会得到更好地解决;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加强审计队伍作风建设,对审计过程中瞒报、漏报的行为严肃处理。
(二)加强沟通,建立合作关系
1、国内方面要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目前避税行为已经渗透到我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反避税审计工作不能仅靠税务机关,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发现问题后外贸、保险、商检、外汇等部门要及时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同时各类会计、审计、税务事务所等民间中介机构也要相互沟通,情报共享,围追堵截非法避税行为。
2、国际上要及時磋商,情报交换
在国际贸易越来越繁荣的今天,仅由某个国家的税务机关对业务活动涉及许多国家的跨国公司实施税务审计往往存在着取证难,调查难等问题,所以各国要在反避税的框架下开展广泛的磋商。比如可以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共同成立联合审计小组,纳税人向审计小组做出汇报。除此之外,也可以向国外派送税务审计情报员,用于获取实时的市场动态。
(三)健全法律法规,加大避税惩处力度
我国反避税审计工作起步较晚,为了吸引外资,长久以来我国在反避税审计方面采取了较为包容的政策。造成的结果就是跨国企业避税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国家经济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所以亟需完善现行税法的法律规定,加大对避税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加跨国企业的避税成本。一方面,要对避税行为进行明确的定义,一旦有企业越过制度的红线,应立即予以处罚。反避税审计工作的开展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杜绝规定上的可变通性、可操作性,让纳税人清楚法律法规以及违反规定会承担怎样的后果。例如对于纳税人所对应的责任义务问题,就要指出其责任范围,这样可以使税务机关在反避税审计处于主动地位,便于弄清事实,加强法律的约束力。另一方面,要在明确制度的基础上对非法避税行为从重处理。税法中虽然规定了企业避税要承担的责任,但配套的惩处措施仍需要继续完善。所以要在现行的惩罚措施上加大力度,例如免除非法避税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审计过程中遇到瞒报漏报的情况要对纳税法人予以处理,可以采取罚款或者降低纳税信用评级等措施。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理臣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理臣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